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点亮群众美好生活丨金海湖片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综述
日期:2025-01-27
来源:微信公众号“毕节发布”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民生冷暖,枝叶关情。新时代的公共服务建设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金海湖片区紧紧围绕毕节城市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亮点频频: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和毕节市妇幼保健院金海湖院区投入使用以来,给群众带来了更优质的医疗环境,与浙江和广东的合作让全市医疗卫生工作屡获新的突破,创造多个毕节首个、贵州首例;
高新区产业园“贵人服务·毕须办”坚持“有事必应”,不断推动服务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毕节市政务服务“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在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中获通报表扬推广;
随着成贵高铁毕节站的成熟运行,周边商业配套和公共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
近日,浙毕医院金海湖院区再次创造“全省首例”。
2024年12月25日,一名11岁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脱位患者来到浙毕医院金海湖院区。此前,他因行走不稳,步行摔倒,逐渐出现左下肢跛行。半年多来,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无果,而这一次免费挂诊的专家号,让他的病情迎来了转机。
完善检查后,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移位,经过综合考虑,该院医疗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寰枢椎融合术。术中,在“O”臂机扫描和S8导航系统辅助下,团队成功将3.5毫米粗的钉子置入不足3毫米直径的骨性通道,完成了全省首例寰枢椎融合术。
手术情景(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
2024年7月1日,浙毕医院金海湖院区正式开诊;2024年12月9日,金海湖院区举行全面开诊试运行启动会,标志着该院正式迈入“一院两区”新发展阶段;2025年1月6日,金海湖院区中心手术室投入使用,一流的环境和设备,让该院朝着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同质化”发展的道路更近一步。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落户省会贵阳以外市(州)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浙毕医院把先进的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管理理念持续引入毕节,金海湖院区投入使用以来,就诊人次显著提升,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毕节市妇幼保健院金海湖院区(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毕节市妇幼保健院”)
另一边,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坐落在金海湖畔。该院总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包括妇幼保健院,妇产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住院综合楼,儿童医院门、急诊综合楼等。崭新的院区,宽敞明亮的病房,为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就诊环境。
走进该院产科的家庭化特需病房,粉色墙面萦绕着温馨之感。病房严格按照“一家庭一病房”要求打造,除配备医疗所需的护理设备外,电视、饮水机、微波炉、多功能婴儿车、沙发床等各种家用电器设备应有尽有。
该院产科主任刘静表示,特需病房为产妇创造了更加温馨的氛围,真实贴近家庭环境。“家属可以全程陪伴生产,直接满足见证新生命诞生的仪式感。”同时,该科室还推出了分娩镇痛、导乐陪伴分娩、豆袋热敷、音乐分娩、自由体位分娩等特色服务,帮助孕妇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妇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恐惧心理。
“从女儿怀孕开始,我们就听说毕节市妇幼保健院金海湖院区医疗环境好,生宝宝肯定希望环境服务各方面都是舒服的。”产妇家属汤女士说,“产科医护人员服务更是好得没话说,病房住着很温馨,很踏实。”
2024年1至9月,市外来毕就诊7.09万人次,其中,省外来毕就诊2.42万人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服务提质升级,毕节两家“龙头”医院的落户,让金海湖片区为省内外患者提供了医疗选择新区域,公共医疗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二
2024年12月以来,为抓住返乡热潮,尽力留下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高新区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组建了“入乡助企招工小分队”,每逢周边乡镇“赶集日”,小分队准时出现,发传单、作宣传,招工嚷嚷声此起彼伏,前来咨询了解的群众络绎不绝。
“今年过年回家,两次赶场都遇到高新区来招人,不由自主就被吸引了。”
“我看到好几个岗位都适合我,有时间直接到厂里去看看!”
“这边还是要好一点,方便照顾家里,能找到合适的就不去外省了。”
工人在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加工产品(赵静 摄)
针对不同时段不同需求,高新区把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让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尽早招满员工,让闲置劳动力在高新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通过走访园区企业,分类别、分层次统计用工需求、开展招聘宣传——需要有纺织经验、操作技术的,就去乡镇吸纳大量闲置劳动力,集中进行就业培训;需要有知识技术基础的,就到周边大中专院校开展校园招聘。
2024年,高新区共开展线上招聘30余次,线下招聘20余次,信息推送24次,累计为企业招聘员工3000余人;协助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毕节盛安纺织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开展线下招聘会36场,意向登记人数3000余人。
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自2021年2月入驻高新区以来,不断扩大厂房,现已建成36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和108条先进的动漫手办生产线,解决群众就业1400人。近期,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用工缺口近500人。
高新区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企业困境,第一时间向上汇报,明确了“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招工模式。随着招工“风口”的临近,帮助企业招工的各项工作也在管委会的指导下有序进行。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冬阳表示,“今年我们准备扩大厂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用工,高新区管委会有关部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制定了扩大招工宣传的解决办法,给我们企业吃了颗‘定心丸’。”
工人在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赶制订单(赵静 摄)
“最切身的一个感受,就是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我可能都会接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打电话来询问企业近期存在的困难,比如招工用工情况等。”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张力中介绍,“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来关心企业,和以前企业主动向职能部门寻求帮助相比,已经是一个质的转变。”
近年来,毕节市坚决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创新打造“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不断推动服务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以优质营商环境引资稳资。高新区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把“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打造成毕节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名片”。
三
1月14日,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拉开大幕。春运期间,毕节站计划开行列车66.5对,预计发送旅客约56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约1.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4.5%。
毕节站工作人员开展安检工作
位于金海湖片区的毕节站早已做好准备。为确保广大旅客春运期间平安有序出行,毕节站提前修订完善“一站一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对客运服务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整修;灵活优化进出站流线,并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补强岗位设置;增开售票窗口,对旅客多、站停时间短的重点列车加强盯控引导,防止旅客出现对流或走错乘车位置;完善冰雪凝冻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站内换乘引导。同时,增设“急客通道”“爱心通道”,安排青年志愿者做好服务引导和安全防护工作。
车站内,“三省红都”“杜鹃服务岗”服务团队利用固定服务台和“流动服务队”的模式,为旅客提供贴心服务,让旅客春运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毕节公交(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毕节公交”)
车站外,高铁枢纽中心的公交班次也进行了调整。春运期间,临时增开K3路、K4路晚班车,收班时间延长至23点30分,49路和50路收班时间延长至21点50分。
这些年,公共交通的延伸和完善,成为了金海湖片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毕节站投入使用,高铁枢纽中心的公交中心成为旅客重要集散地;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和浙毕医院入驻,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延长;2024年“五一”期间,两条“假日专线”公交线打通了七星关城区和金海湖片区……
沿着公交线路,你会看到金海湖片区的教育发展已连成片,医疗卫生强劲赋能,产业园区活力四射。走在金海湖片区,城区道路宽敞干净,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齐备;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四好农村路比比皆是,从公园漫步至农家民宿,从职教城乘坐公交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个方便快捷、幸福宜居的金海湖片区正在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