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访谈|毕节市纪委书记梁彬接受省纪委监委网站专访: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取得新成效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毕节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日期:2025-01-11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在十三届省纪委四次全会召开前夕,省纪委监委网站书面专访毕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梁彬同志: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取得新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毕节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省纪委监委网站:请您谈谈毕节市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的总体情况?
梁彬: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和重点。2024年,毕节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召开三届毕节市纪委四次全会,传达学习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围绕“八个深化拓展”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实践中,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深化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紧盯政治监督、反腐败斗争、纪律作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着力夯实基础、提高质效、系统治理,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毕节篇章提供坚强保障。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公众对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信心指数持续提升。
省纪委监委网站:请您重点谈一谈毕节市以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理念惩治腐败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梁彬:腐败不除、发展必空。我们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破除“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局限,一体推进“三不腐”,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惩治腐败,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一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把办案作为反腐败斗争的硬道理,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重点人员,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交织、作风和腐败交织、政商勾连腐败等重点问题,严肃查处了唐瑜、陈文智等一批搞腐败的“一把手”,有效清除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腐败“蛀虫”。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524人、党纪政务处分4608人、移送检察机关126人。二是持续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加强类案分析,深挖案件背后根源,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主责部门查找体制机制方面漏洞,围绕授权、用权、控权等环节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指导对4145个典型案件开展“一案一整改”,推动新建、修订制度761个。三是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注重从思想端发力,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编印“以案四说”警示案例读本,摄制“六项纪律”专题警示教育片,探索开展“纪委书记送教乡村行”、“流动展厅”互动讲等警示教育活动,协助市委抓好孙志刚、李再勇、周建琨案以案促改,做实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领域警示教育,覆盖党员、干部26.5万余人次,筑牢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防线。通过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有效清除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有效清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案件查办成果不断转化为净化政治生态、消除风险隐患、促进良性发展的实际成效。
省纪委监委网站:请您谈一谈毕节市在以集中整治护民利、惠民生工作中是怎么做的?
梁彬:纪检监察工作不仅是政治工作,也是民心工作、群众工作。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护民利、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超常规措施争取超常规实效。一是深入解决“急难愁盼”。深化拓展纪委书记便民服务工作,探索开展“群众点题、纪委监督、依法治理”专项行动。聚焦“2+3+1+1”整治重点、15个分领域整治和15件具体实事要求,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难”、养老保险办理难以及群众看病贵、学生就餐价格高等问题,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在集中整治工作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425个、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3280件。二是严肃查处“蝇贪蚁腐”。紧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行为,顶格推进案件查办、整改整治,形成强大震慑。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立案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913人,移送检察机关76人。三是督促清退、兑现款物。紧盯长期拖欠、未兑现群众的社员股金、学生餐资金、退耕还林补助、宅基地勘界测绘费等问题,强力推动有关部门全面起底排查,最大限度追资、筹资,向群众清退、兑现40.01亿余元。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切实办成一批民生实事,用力打掉一批“蝇贪蚁腐”,有序返还群众款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省纪委监委网站: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进行部署。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也进行了具体安排。请您谈一谈毕节市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梁彬:党员干部好的作风,就是生产力。我们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立足“小切口”,保持“纠”的韧劲,提高“树”的质效,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全面汇聚发展正能量。一是一严到底深化作风建设。严厉惩治“三个工程”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开展公车管理使用不规范等专项治理,毫不手软纠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2024年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04起450人。深入开展违规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问题专项整治,部署开展违规饮酒问题专项治理等。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29起499人。二是用廉洁文化涵养新风正气。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挖掘整理本土廉洁文化资源128个,提高廉洁文化感染力,不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党员干部涵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时代新风。三是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大数据助力作风建设,开发“毕节市作风码上评”微信小程序,形成“群众扫码、部门处置、纪委审核、反馈群众、群众复评”全流程闭环。制定出台《毕节市作风建设评价办法(试行)》,压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着力破解作风建设评价难题。2024年,组织对9个县(市、区)、13个市直部门开展作风评价。通过靶向整治、精准纠治党员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推动全市上下形成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实干作风,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