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头条 > 

《贵州日报》头版、“党风廉政”专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专项监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日期:2022-11-30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初冬,走进省总工会乡村振兴联系点——毕节市织金县熊家场镇,种桑养蚕项目基地里,破茧、抽丝、消毒、加工、打包,工作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驻村工作队要因地制宜谋划产业项目和发展规模,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提高集体经济收入。”省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深入该点,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压紧压实乡村振兴责任。

聚焦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是省纪委监委今年的特色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贵州省纪委监委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部署开展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一系列专项监督,确保工作不偏向、不走样。

“抓实各个专项监督工作,必须有‘专’的打法,突出‘专’的特点。”贵州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各个专项监督工作任务有异,但监督方法和机制有机统一、相互协同。

——压实主体责任。省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对每一个专项监督工作都明确了工作方向和责任分工,聚焦“关键少数”,督促有关地区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将每个重点工作的推进责任落实到具体人。比如,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第十个年头,贵州省纪委常委会紧扣省委、省政府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要求,部署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监督,督促各级党委(党组)扛牢主体责任,健全制度、细化措施,推动“四风”纠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不要把自己当‘看客’,把警示当‘故事’,要把自己摆进去认真反思,举一反三抓整改。”近日,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纪委监委针对忠信镇卫生院原院长韩某等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暴露出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下辖11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开展约谈提醒,督促县卫生健康局开展全县卫生健康系统作风专项整治。

——坚持问题导向。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等渠道发现的问题,采取抽查暗访等方式深入基层,盯责任、盯政策、盯项目、盯资金,在及时发现问题和推动整改中保证专项监督实效。比如,国务院出台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新国发2号文件后,省纪委监委闻令而动,把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贯彻落实开展专项监督,作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找准“向上对接争取”“政策项目落地实施”“落实过程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3个关键环节,以强监督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近日,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八纪检监察组前往铜仁市江口县官和乡,低效林改造工程实施和林下经济项目建设现场,就新国发2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我们找准制约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细化了8项监督任务清单,以强监督确保贯彻落实不出现纰漏、偏差。”该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政策和建设项目中,有139个重大工程项目、11个重要基地建设涉及其监督单位职责任务。

——突出上下联动。省纪委监委建立专项监督工作统计机制,按时调度、跟进监督,及时发现各专项监督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和潜在问题,既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又推动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工作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室组”联动、“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合机制,齐心协力抓实抓深专项监督。今年下半年,省纪委监委组建9个监督检查组,由委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各监督检查室参加,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助,深入重大政策落实一线、重大工程项目现场开展驻点监督,深挖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并以下看上,督促省直部门单位改进作风,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纵贯到底。

同时,为确保专项监督质效,省纪委监委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台账,督导问题整改,结合日常监督、工作调研等方式灵活开展“回头看”,防止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

“村里的产业路都硬化了,下地种菜方便多了。”黔西南州贞丰县卡务村村民张大爷说。11月18日,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前往被监督单位定点帮扶的黔西南州贞丰县卡务村,围绕“四个不摘”四大方面12项内容,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的方式,对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个别项目资金帮扶不到位、帮扶机制不完善等方面问题。

更加突出压实主体责任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责任落实,聚焦“关键少数”,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做深做实专项监督。

学思践悟——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我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紧紧把握专项监督的政治性、针对性、实效性,聚焦“关键少数”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做深做实专项监督。紧盯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重点查看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工作中思想认识、方案制定、组织推动等方面是否存在执行打折扣、搞变通;紧盯“一把手”和重要岗位人员,梳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探索制定主体责任履责清单、重要廉政风险清单,进一步压实部门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紧盯民生领域腐败突出问题,继续用好“抓书记、书记抓”“抓系统、系统抓”、专班专治等工作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程”牢牢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

实践记事——

专项监督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走进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蓝田村羊肚菌基地生产车间,100多名工人正忙着制作羊肚菌培养袋进行菌种培育,村党支部书记肖行胜喜上眉梢,“目前我们已收到县外菌种订单1800亩,加上公司自己种植需求一共要生产菌种3000亩,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000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稳了!”

蓝田村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素有天柱“粮仓”美称。曾经,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再加上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大部分土地撂荒。

“我们到蓝田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时,了解到蓝田村土地撂荒面积达100多亩,随即督促盘活土地资源,把撂荒地作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有关同志说。

在黔东南州纪委监委推动下,蓝田镇围绕羊肚菌的产销“做文章”,打造新型农产品产业示范园,村集体通过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等入股增加村集体收入,农民利用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可在基地就业增收。项目启动后,天柱县纪委监委全程跟进监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项目公开透明、资金专款专用、农户真正受益。如今,羊肚菌种植面积达1500亩,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之一,带动当地群众就业500余名。

更加突出聚焦问题导向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跟着问题走,深入基层一线,盯责任、盯政策、盯项目、盯资金,深挖责任不落实、政策执行打折扣、项目推进不规范等问题,严肃查处违规发包、吃拿卡要等行为,在及时发现问题和推动问题解决中保证专项监督实效。

学思践悟——

修文县纪委监委: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让专项监督靶向更精准。坚持按月、按季结合地区实际细化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专项监督主要任务,因时因势调整监督重点内容,以监督内容重点化、监督任务清单化、监督情况台账化,实现专项监督精准化。围绕专项监督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室组地”协作配合优势,聚焦重点事、重点人靠前监督、跟踪监督,完善监督体系、织密监督网络,不断强化监督力量,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增强了监督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针对发现的问题,深挖问题暴露的制度漏洞,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办函等方式,完善形成发现问题、问题整改、建章立制闭环,督促推动有关责任主体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打通贯彻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实践记事——

“室组地”联动提升专项监督效能

“高标准农田资金支付率未达到进度要求,要尽快完善相关资料,尽快将延迟项目款项支付到位。”近日,贵阳市修文县纪委监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专项监督组在该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监督检查时,针对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整改建议。

修文县纪委监委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围绕上级明确的年度重点任务,商有关单位研究确定对12项重点推进工作、重大工程项目、龙头企业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紧盯责任落实、资金使用、项目推进、廉洁及作风问题4个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以发现的问题倒逼牵头部门找原因、查责任。

为保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落地见效,修文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采取“派单”形式对拟核查、拟深挖问题进行跟进监督,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统筹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监督落实情况,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纪(工)委强化协调联动,聚焦项目决策、资金审批使用、招投标过程等存在的作风、廉洁问题强化监督,督促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我们先后到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局等重点部门进行实地走访,通过调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工作情况,对项目推进缓慢、资金匹配保障不到位、用地协调不力、手续办理迟缓等情况进行及时督促整改。”修文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监督发现问题,专项监督组跟进被监督地区和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在做好问题分析研判的同时,适时采取提醒谈话、发提醒函、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有关责任单位立行立改,以强监督促强监管促抓落实。

更加突出上下联动、以下看上

省纪委监委建立完善“室组”联动、“室组地”联合、“组组”协同监督机制,上下联动、以下看上、协同贯通,整合监督力量、促进优势互补,强化“嵌入式”监督,不断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学思践悟——

铜仁市纪委监委:推进高标准农田监督,联动部署是关键。在谋划部署上市县两级统筹联动部署,采取“统筹制定方案、组建队伍、动员部署、业务培训、工作调度、系统联动”“六个统筹”措施,在成果上统筹联动,强化市县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确保市县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我们探索“做实政策培训、精准收集资料、细化监督清单、常态监督检查、倒逼发现问题、坚持系统施治”六步工作法,理清工作思路,重点聚焦监督内容,围绕“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如何监督好”三个方面,解决“不会监督”“监督不聚焦”“监督不实”“问题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针对监督发现问题既反馈给被监督单位,督促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又反馈给相关问题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其认真履行行业主管责任,从源头上防范、从工作上规范,着力解决纪检监督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

实践记事——

高质量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情况怎样?”“建设中,监理单位是否履职到位?”近日,铜仁市石阡县聚凤乡纪委联合乡农业服务中心实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详细了解项目进度、工程监理、后期维护等情况,对发现的4个问题督促责任单位立行立改。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今年,铜仁市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0.5万亩,占全省任务数的19.4%。铜仁市纪委监委紧扣这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在开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专项监督中,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加强对农业现代化推进情况的监督。

铜仁市纪委监委“室组地”联动监督组在松桃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抽查暗访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慢的问题在其他部分区县也不同程度存在,于是以下看上、上下结合,针对基层存在的问题,到市直牵头部门找原因、查责任,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帮助区县制定整改方法路径,全面加快项目进度。

铜仁市纪委监委要求严格督促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高标准农田及农田水利建设。同时,紧盯项目资金使用严查违法违纪问题,对违反规定分配资金、超出规定的范围、标准分配或使用资金,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挤占挪用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等行为,严肃查处、严格问责。

“室组地”联动、全过程跟进,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的有效做法。由于项目点多面广,时间跨度长,资金总额大,给监督工作增加了难度。铜仁市纪委监委建立“党风室统筹、监督检查室牵头、纪检监察组协助主抓、县乡纪委联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立项、融资、招投标、实施、验收、结算、管护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严防项目批复后随意增加工程和服务招标项目、用其他项目冲抵建设任务、未按建设任务清单实施、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确保资金如期到位、项目如期建成、效益如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