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落实·知行合一丨监督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日期:2022-11-29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为促进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清廉贵州”客户端开设“大落实·知行合一”栏目,动态综合宣传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效。
“这18万元留抵退税款来得很及时,帮我们缓解了公司现金流紧张问题。”近日,在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政务服务大厅,贵州林新水泥预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兴看着刚到账的留抵退税款高兴地说道。
今年11月,道真自治县纪委监委在全县部署开展“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访百企业”活动,紧盯惠企政策落实、行业管理服务、干部作风建设等问题深入产业园区、工厂车间开展走访调研。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109户企业,针对性提出压实主体责任、优化办理流程等意见建议,推动解决退税减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28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聚焦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企业减负纾困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强化政治监督,以有力监督推动政策落实。
“我们聚焦驻在部门职能职责,通过开展专项督查、挂牌督战、会商研讨、跟踪落实等多种方式,推动为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派驻第十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组将服务保障实体经济纳入日常监督清单,紧盯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强化监督检查,制定发现问题跟踪督导清单,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负责人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压紧压实责任部门主体责任。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抗风险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更需要政策的及时扶持。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纾困解难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深入基层、企业、项目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助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达地乡河食品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村民正在茶叶地里栽种茶苗,打窝、插苗、压土、剪枝……此前,受疫情影响,该公司茶苗供应得不到保障,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州纪委监委在走访了解情况后,督促州、县相关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企业生产物资供应。
作为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黔东南州市场主体具有多民族、多小微企业等特点。该州纪委监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下沉一线靠前监督,重点对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相关、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调研走访,掌握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为企业纾困解难。10月下旬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监督检查84次,涉及企业300余家,发现问题并督促协调解决问题78个,开展提醒谈话、批评教育18人次。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必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贵阳市纪委监委以专项整治为抓手,聚焦办事流程、审批程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1月份以来,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5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9个。黔南州纪委监委紧盯服务联系企业相关部门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情况跟进开展监督,着力查找惠企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梗阻”,及时向责任部门反馈并督促整改,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