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头条 > 

《贵州日报》“党风廉政”专版|严查“靠企吃企”蛀虫 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10-26

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持续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至关重要。今年以来,省纪委省监委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行业领域,聚焦重大项目实施、并购重组、境外投资、国企改革等重点环节,严肃查处了七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靠企吃企腐败窝案,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泠等省属国企“一把手”,持续释放了国企反腐一刻不停、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找准“病灶”,靶向纠治。针对有的省管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省纪委省监委组织开展省管国有企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监督检查,督促国有企业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建工作全面融入企业治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选人用人,建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黔西南州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通过推动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1+N”工作机制等方式,督促州国资委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和治企兴企责任一体化落实。

近年来,查处的国企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特点较为突出。为此,省纪委省监委专门向派驻金融企业、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印发通知,要求加大“风腐一体”“风腐交织”案件查处力度,督促企业深入查找分析“风腐一体”的本质特征和“风腐交织”的演变规律,针对性补短板堵漏洞,推动健全权力制约机制。针对省管国有企业商务招待中的廉洁风险点,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二十四纪检监察组推动省国资委联合相关单位制定省管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规定,对商务宴请、接待用车和住宿、纪念品等进行明确和规范,对规范管理、监督问责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构建清亲政商关系强化制度保障。

为解决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自身力量薄弱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室组地”联合办案、“企地”联动等方式,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处置问题线索,推动高质量查办案件。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省农信社纪检监察组,主动探索“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选派10名业务骨干进入联合专案组,利用熟悉案发单位政治生态、掌握被审查调查对象具体情况等优势在案件查办中积极发挥作用。贵州旅投集团纪委加强与地方监委、集团审计部、第三方审计事务所等单位和部门协调联动,对集团寻租设租、靠企吃企等腐败乱象深挖彻查,助推集团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案件不能一查了之,要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省纪委省监委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国有企业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省纪委省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对省管企业纪检监察机关近3年来接收信访举报、立案查办等情况进行大起底,并组织对省国资委及33家省管国有企业开展2021年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从查办案件数量、层级、违纪违法类型、被查处人员年龄分布、涉案金额以及查处案件的主要特点、违纪违法背后的原因等进行深入剖析,着力准确把握国企反腐败斗争阶段性特征,确保精准发力。

为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省纪委省监委印发规范开展“一案一整改”工作实施意见,构建从案件查处、查摆剖析、警示教育到问题整改、建章立制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整改工作机制。针对省委巡视反馈省国资委监管有关企业经营投资不规范问题,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二十四纪检监察组在督促聚焦投资风险完善内控机制的同时,推动将国有企业国资监管植入监管企业大额资金管理系统,在两户监管企业开展试点,通过增设监管数据内容和实行信息共享,对项目应申报未申报但却有大额资金流向该项目等情况线上及时预警,线下跟进核查,有效预防国有企业项目投资失范、失控风险。黔西南州纪委监委拍摄制作国企领域警示教育专题片《斩断伸向国有资产的黑手》,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国企领导和从业人员守牢廉洁自律的底线。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督促州国资委修订监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州国资委权力和责任清单,督促指导国企修订州管企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完善党委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党委会议事项规则等,明晰明确各层级决策内容和权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省纪委省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持续以一体推进“三不腐”理念举措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靠企吃企、损公肥私的“蛀虫”,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工作体悟

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如何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我们邀请了省纪委省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看他们对抓好该项工作有哪些体悟:

省纪委省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副主任 刘永田:

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立足工作职责,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把“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贯穿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全过程,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一要加强监督,督促国有企业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确保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始终加强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二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保持对腐败的压倒性力量常在,紧盯工程建设、国企混改等重点领域,项目审批、改制重组、采购营销、产权交易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靠企吃企”、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三要深化标本兼治,准确把握国有企业腐败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从典型案例中查找和剖析制度性问题,找准企业腐败的突出表现、重点领域和易发环节,推动国有企业建章立制,强化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切实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筑牢企业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二十四纪检监察组组长 袁竞: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因此必须以一刻也不停歇的政治定力和勇气推动省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坚决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形成强大震慑。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精神。要在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上下真功夫,切实履行好《规则》中明确派驻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纪检监察组的工作职责,牢牢把握派驻监督政治使命,紧盯“国之大者”开展政治监督,更好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把学习《规则》的成果转化为监督执纪的成效,推动监督工作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提升。

二是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一案一整改”各环节,紧抓“关键少数”、重要领域、关键岗位,推动惩治威慑、制度约束、教育引导的全覆盖、齐发力,构建治理腐败的闭环链条,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特别是针对省管企业暴露出的制度执行不严等突出问题,要坚持守规矩、抓落实、重惩治,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使制度执行真正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三是发挥“室组企”联动优势,形成系统性强大监督合力。一方面,组织省管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到我组跟班学习,在“学中干”“干中学”中强化实训指导,全面淬炼提升省管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看家本领”。另一方面,在省纪委省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牵头抓总、指导把关的前提下,我组统筹整合省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力量,通过探索构建“1+1+N”联合作战单元,对复杂监督事项或案件进行办理,稳步推进有关工作。

省纪委省监委派驻乌江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组长 单衍忠:

能源行业处于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作为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省管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组,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按照“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综合发力,把“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贯穿反腐败斗争全过程,推进“三不腐”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一体贯通。

一是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紧紧围绕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政治监督,督促驻在企业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改革发展方向、坚守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

二是准确把握驻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上持续发力。深刻把握驻在企业腐败易发问题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深挖严查靠企吃企、权力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对各种腐败问题零容忍,切实强化震慑。把反腐败防线前移,针对驻在企业投资大、项目多的特点,加大对“三重一大”决策、投资并购、产权转让、工程建设、物资购销、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监督力度,加大对职工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监督力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把“一案一整改”拓展运用到监督领域,督促推动驻在企业扎紧制度笼子、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坚持党性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督促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推进廉洁教育日常化、经常化、长效化。

三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发现和治理腐败的能力。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不断强化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深入学习领会《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用好各种监督执纪执法方式,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风腐一体等趋势和特征加强分析研究,不断增强反腐败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前瞻性。

地方实践

黔西南:深化以案促改促建 护航国企高质量发展

“想想一路走来辛辛苦苦二十多年,现在一切都灰飞烟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决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前不久,黔西南州召开国资国企系统警示教育大会,贵州图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史某某在警示教育片中深刻忏悔。看到曾经工作生活在身边的同事,如今在镜头前声泪俱下的忏悔,与会人员神情凝重、陷入沉思。

为充分发挥“查处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域”综合效应,黔西南州纪委监委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在严肃查处一批靠企吃企、设租寻租、损公肥私的国企“蛀虫”的同时,对查办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大整治整改力度,深入推进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建,进一步净化全州国有企业政治生态。

该州纪委监委全面梳理全州近年来查处的国企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督促案发企业召开“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及专题民主生活会,充分运用身边“活教材”,对系统内党员干部点对点开展警示教育。针对国企典型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该州纪委监委督促国资监管部门党组织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和治企兴企责任一体化落实,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扎紧扎牢制度笼子,推动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廉洁风险防控,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通过‘刮骨疗伤’,企业党的建设得到增强,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干部职工纪法和规矩意识得到提升。”兴义汽车运输总公司党委书记张金江介绍道。此前,对于兴义汽车运输总公司系列案件中暴露出的公款私存、公款私用等问题,黔西南州纪委监委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驻点监督、联系监督检查室抽查监督、巡察机构定期开展“回头看”、公司纪委全程监督等方式,督促企业健全完善授权、用权、控权等环节多项制度机制。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堵塞制度漏洞,净化政治生态。聚焦物资采购尤其是电煤采购等领域易发多发问题,贵州金州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监督督促集团管理层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建立完善招投标管理、入厂煤煤质监督管理、运煤车辆管理等制度机制,从制度和流程上斩断利益输送链条。针对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娄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排查出的廉洁风险点,兴仁市纪委监委督促公司开展“廉洁从业自查自纠”活动,围绕权力监督等9个方面查找问题根源,并逐一制定廉洁风险防控措施,修订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资金支付审批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