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日期:2017-07-12
来源:区纪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2017年6月15日,我有幸成为全区纪检监察干部党性修养及能力素质加强培训班的一员,来到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开始了为期6天的学习。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从踏上井冈山那一刻开始,车上、路上、教室、寝室……红色歌曲就一直萦绕在耳边,让我瞬间仿佛置身于那段红色历史之中。当我来到一个个庄严肃穆的历史遗址前,切身感受着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时,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猛然撞击、颤栗、折服,我的情一次又一次被感染、共鸣、振奋。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一个地方,它更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
在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短短几天的紧张学习中,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大家在这里忘记身份、职务、性别、年龄,成了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的革命战友,一起上专题教学课,课上认真聆听、积极发言讨论;一起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体验式教学;重走挑粮小道时互帮互助,不让一个同志掉队;拓展训练时,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与红军后代座谈互动、感受老一辈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接受着井冈山精神一遍遍地洗礼……
此次井冈山之行带给我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的无疑是老红军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生命临别时刻的那份嘱托:“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决不要搞什么仪式,静悄悄的,三个月后再发讣告,只发消息,不写生平……”她,为了革命,将刚出生26天的儿子送了人;她,身为高官,却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干了一辈子的护林员;她,在临终前将装有自己所有工资的87只信封6万余元全部捐给贫困地区。她,用对信仰一生的守候带给我此次井冈山之行最深层的感动和最深刻的思考。
我想这就是井冈山的红土地和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凝炼、所铸造的井冈山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在支撑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仍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在激励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理解“革命”、“奉献”、“无畏”等词的真正含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长河带来更多的思想震撼。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我回归现实,带着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又回到了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也将是我此后工作学习的指路明灯。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会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把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光芒。(马 蓁)
上一篇:【两学一做重拾自信】不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