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廉政教育 >清风文苑 > 

翟氏家风:书不负三代 德必积百年

日期:2023-06-19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王官村水营村民组,有一处两个石敞坝连几幢民居的两进四合院,被称为“龙门”或者“翟家龙门”。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从这里走出了翟察伦、翟翔仪、翟奎观祖孙三代“举人知县”,还有像翟德观这样在《毕节县志》里有评传的举人教育家。

“龙门”翟家耕读为本,孝义传家,“杏苑先声”(几代从教),“捷步花砖”(科举连捷),其书香仕宦门风家风影响深远。

廉能翟察伦

翟察伦(1732—1805),字徽五,据族谱资料记载,翟察伦生性恬静淡泊,平时话不多,对待下人非常宽宏大量。他勤于劳作,扶犁耕田,握锄下地,无不亲力亲为,考中秀才后设馆授徒,闲暇时候在自家房屋的院墙内外栽花种草修葺整治。乾隆乙酉(1765)年秋闱捷报送达之时,翟察伦还在自家的秧田里收割水稻。他的生性好尚,并不在功名利禄。


乾隆三十年(1775)秋,翟察伦以全省第四名举人考中乾隆乙酉科“经魁”,再经吏部选拔,以“大挑一等”笺制广东肇庆府任鹤山知县。1786年正月初一,朝廷颁诰封二轴,赐封察伦祖父翟方焕、父亲翟文海为“文林郎”,祖母宋氏、母亲成氏也被赐封为“孺人”。1790年农历六月,翟察伦被广东省委派为云南铜差专员,长途监运巨量铜矿毫厘不爽。后任江西赣州石城知县,广东遂溪知县,曾暂代澳门同知(副知府)。


翟察伦廉能为官,前后20余年,始终两袖清风囊空如洗,去世时连一套完整的衣服都找不到,做官之后和做官之前没什么两样。

循吏翟翔仪

翟翔仪(1752—1813),字象六,号晓巖,翟察伦长子。乾隆己亥(1779)年,翟翔仪由廪生中恩科第七名举人,乙卯(1795年)大挑一等,签制山东,历署观城、菏泽、郓城、范县,后补文登知县,又改署利津知县。


据族谱资料记载,翟翔仪为官勤于民事。每一桩案子到达,他当即进行审理,绝不拖沓敷衍。有时他还亲自下乡验尸,就在停尸现场将案子果断了结。他处治盗贼很是严厉,到任所才几个月,坏人和盗匪全都逃之夭夭销声匿迹,老百姓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称颂。


翟翔仪在山东观城、菏泽、郓城、范县、文登、利津六县为官,手中从未定过一名犯人的重刑,常常因为正直而顶撞上司。他不喜阿谀逢迎,虽然家里人再三劝告,他也不肯听从。后来其次子翟奎观到京城参加会试,在同一考场的号房里有一位来自山东文登的考生,这个人询及翟翔仪的姓字,告诉他文登新修了《县志》,翟翔仪先生已被列入了《循吏传》。


“循吏”是古代对循良守法的官吏的称赞。嘉庆十六(1811)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山东巡抚同兴曾上报朝廷,推荐翟翔仪代替高廷魁担任利津县知县。“年力强壮,才具明晰,历经差委,并无贻误。”“年力强盛,办事安详,以之题署利津县知县,与例相符。”这样的评价,翟翔仪当之无愧!

文才翟奎观、翟德观

翟奎观(1778—1850),号映东,翟翔仪次子,嘉庆戊辰科(1808年)举人,1829年“大挑二等”任印江县训导多年,从1844年到逝世前任湖北宜城知县。翟奎观是王官屯翟氏的第三代举人知县。他留下的“传家之珍”《翟氏族谱》,毛笔字楷书墨色灿然,前半部分深得钟绍京《灵飞经》之神采,后半部分颇见颜真卿《多宝塔碑》之谨严,传承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翟奎观之弟翟德观(1785—?),乾隆庚午(1810年)科全省举人第17名;嘉庆庚辰年(1820)曾“钦取景山官学教习”第21名,曾在北京景山官学任职6年;咸丰十年(1860)曾任遵义府教授,此外还任过贵阳教习、玉屏教谕等职务。翟德观也曾在毕节任教多年,《毕节县志•人物志》内有其评传:“翟德观,举人,博通古诗文词,尤工书。邑人多从受业。后官遵义教授,迪士有法,时论称之。”


书不负三代,德必积百年。家教相传,“龙门家风”泽被后世。除了翟察伦、翟翔仪、翟奎观、翟德观这四位,“翟家龙门”还孕育了不少人才:察伦次子翔逵,国学生。翔仪长子璧观,庠生;四子瑶观,廪生。民国年间,从“翟家龙门”走出了“秀才区长”翟克绪、“云南王”龙云的亲密助手翟翚等智识贤达。改革开放后,从“龙门”中又走出王官屯第一个师范生、第一个中专生、第一个女大学生、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翟察伦、翟翔仪、翟奎观三代“举人知县”的旧居,是“翟家龙门”内最早修建的住房,至今犹存。据传,“翟家龙门”第一个大院坝的老房子堂屋门前和大柱头上,曾经悬挂过翟锦观之父、岁贡生翟翔远拟写的两匾一联。二匾一曰“捷步花砖”,一曰“杏苑先声”,联曰:

德必积百年,感祖宗深培元气;

书不负三代,愿儿孙勤惜光阴。

这二匾一联三十二字所倡导“积德”“读书”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副旧联可谓异曲同工如出一辙。

淡泊名利、勤政为民、以文化人、孝义传家,翟氏家风传承着家族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不仅是翟氏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下同样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风社风在家庭的映射,反过来,又作用于民风社风。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为政,让优良家风在新时代蔚然成风。(七星关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