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2021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日期:2021-07-30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干出新业绩。
       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带头践行“两个维护”,面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新的使命要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政治监督,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要坚定不移强化政治监督,全力保障党中央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二届市纪委六次全会强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前行才有目标,行动才有力量。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制止餐饮浪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环保督察、严肃换届纪律的决策部署后,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担起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运用“统筹协作、研判调度、问题交办、整改落实”四项机制加强政治监督,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开展中央、省委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12次,督促整改问题26个;对332家单位执行换届纪律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整改问题55个;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餐饮浪费问题83个。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政治上看,聚焦防范和解决“七个有之”,围绕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强化监督,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以铁的纪律促进全党团结如一、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推动“两个维护”落到实处。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21人,查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55个,问责72人。
       聚焦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开展对2017年以来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大起底、大整改、大督查”,推动巡视巡察问题线索办结125条,查摆整改力度不够、监督责任不到位、边改边犯等问题124个,问责处理93个党组织、75人。
      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三不腐”
       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也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责任。
       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紧盯关键少数抓惩治、紧盯关键领域抓整治、紧盯关键典型抓震慑,推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在强烈的纪法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上半年已有37人主动投案,209人主动交代问题。
       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大对政法系统、财政监管、环境保护、医疗教育、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惩治力度,惩中治、治中惩,有力释放反腐败不松动的强力信号。上半年处置问题线索3071件,立案1011件,党纪政务处分932人,移送检察机关46人。
       聚焦突出问题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针对李春花等“小职巨贪”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在全市开展基层财政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采取教育警示、自查整改、规范整顿、监督检查等方式,集中整治县乡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财政财务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财政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队伍建设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不断构建基层财政的管理责任、内控制度、动态监管、外部监督、队伍建设等“五大体系”。目前,排查出问题1537个,已督促整改1223个。
       综合发挥惩戒挽救和教育警示功能,收集整理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市管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思想、作风、制度、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编写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通过“网微平台”设置“曝光台”栏目,通报8期36起典型案例。立足以案促教、以案促改,督促案发单位开展54件案件“一案一整改”。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4970人次,“四种形态”占比分别为80%、14.6%、3.2%、2.2%。
      狠刹“四风”,党风政风向好向善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积极探索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抓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有效载体、具体办法,提升治理效能,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党风政风向好向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1.5%,问题线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5%。
       紧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84个,处理97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2个,处理103人。
       用好作风扫码监督载体,激发群众监督力量,切实整治群众身边作风问题。全市1615个单位、28261个窗口部门接受群众评价10981人次,满意率97.84%,干部纪律作风持续向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突出靶向思维,持续整治“手腿嘴”。贯通融合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民生监督,着力纠治党员干部参与赌博、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手”的问题,坚决遏止“车轮上的腐败”、公款旅游等“腿”的问题,严肃查处“不吃公款吃老板”等“嘴”的问题。监督发现问题257个,处理110人。
       此外,按照“有什么就治什么,什么突出就解决什么”的工作思路,启动党员干部作风积弊“大扫除”专项整治,聚焦全市作风普遍存在的“六个重点”问题,找准“12个小切口”,带动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等“N”个单位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实现“扫除”重点上有纵深、难点上有突破。
      跟进监督,保障过渡期平稳推进
       摆脱千年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从未缺席。
       脱贫不脱监督,跟进监督助力乡村振兴。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任,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勇担责任,履职尽责,以实打实、硬碰硬的作风强化过渡期监督,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精准聚焦,靶向施治。瞄准“四个不摘”“四个留下”“5年过渡期”政策落实这个工作靶心,采取“市级统筹、市县联动、县级交叉”方式,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逐项开展集中专项整治,盯住“不落实的人”,解决“不落实的事”,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推动履责落实始终是监督的目的。聚焦提升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对监督部门监督质效,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与乡村振兴、教育、医疗、财政、民政、农业农村、人社、林业、水务等涉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情况,分析研判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风险点或监督监管薄弱环节,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或防控措施,督促履行“管行业必管监管”的主体责任。
       上半年,全市民生领域发现问题1073件,立案409人,党纪政务处分353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开展“四个不摘”专项监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760个,已督促整改511个;“室组地”联合开展供销系统专项监督,发现问题108个,已督促整改86个,转交办问题线索41件。
       从严治党一刻不停,征途漫漫奋勇前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省纪委省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更高的水平,推动下半年各项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毕纪宣)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