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
日期:2025-03-2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部署,要求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必须下大气力探索有效路径。
理解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历史渊源。新时代廉洁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廉洁文化的重要源泉。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发展了廉洁文化的时代内涵。从反腐败斗争实践来看,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并不会随着职务升迁、党龄工龄增长而自然提高,必须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厚植廉洁底蕴,强化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自觉做到为政以德、正心修身,从思想根源上增强廉洁从政的政治定力、怀德自重的抵腐定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把家风建设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抓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研究家庭问题,将家庭置于更广阔的全人类解放视角进行考察,通过对家庭起源、家庭制度的演进分析来证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家庭制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阐明家庭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为推动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新时代家庭观提供了行动指南。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的廉洁家风建设是对中华传统家风的基因传承,能够带动全社会形成廉洁风气。党员干部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等融入家庭生活,努力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带动亿万家庭践行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以提升影响力为目标构建实践路径。廉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多维发力,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从思想崇廉、文化养廉、宣传倡廉等方面落实落细,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有形有效、形神兼备,让廉洁从政成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提升感染力,涵养廉洁文化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必须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修身的思想自觉,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从源头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着力提高原创力,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让廉洁文化走进基层、贴近生活,推动廉洁文化的大众化表达,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廉洁文化作品,以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感、清廉品行激发共鸣。着力增强穿透力,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还关系到社会清朗,要着力构建廉洁文化建设矩阵,通过对廉洁文化的宣传普及,厚植崇清尚廉的文化土壤,在全社会营造廉洁文化风尚。要坚持传统阵地与新兴媒体并重、正面引导与警示教育并举,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基地和数字场馆,推动廉洁文化更加可观、可触、可感。
下一篇:方圆谈|做好人生的“加减乘除”